“我们小区经过微改造后,既提升了颜值又提升了气质。”近日,经过一年多的微改造,作为新港西路231号微改造项目的组成部分,海珠区赤岗街道大江冲19号、21号楼的微改造工程终于完工,该小区正在进行围院管理的最后准备工作。从昔日的“老破小”到如今焕然一新,这个楼龄超过50年的老旧小区不仅居民家水压长期不稳定的问题得到解决,就连小区排污管破裂、污水横流以及部分违建影响小区美观等一系列“顽疾”都得到根治。
近日,记者来到该小区走访,对于小区改造带来的居住环境提升,居民们的幸福感溢于言表。“以前没有扶手的时候,上下楼梯都很费劲,现在有了扶手安全又省事。真的感谢街道和社区对我们老年人的关爱。”指着楼道里新安装的黄色扶手,居民范伯说道。赤岗街道微改造工作人员表示,该小区开展微改造中积累出的不少经验也值得其他小区借鉴。
记者了解到,此次新港西路231号微改造项目总占地面积共4228.6平方米,建筑面积12925.892平方米,涉及6栋楼共163户。项目总投资979.58万元,建设资产金额来源为海珠区财政资金(政府债券为主)。大江冲19号、21号小区改造正是该项目的一部分。
据该小区居民介绍,大江冲19号、21号居民楼建于20世纪70年代,至今楼龄已超越50年,楼房外观早已破旧不堪,此前也发生过多次外墙皮脱落掉渣险些砸伤人的情况。住户何婆婆说,过去小区内居民自己安装的防盗网不仅颜色、样式五花八门,经过几十年的雨水冲刷后,很多防盗网生锈发黑,看起来十分“碍眼”。“总之从外面看上去,整个小区给人感觉就是破破烂烂,毫无生气。”
针对辖内老旧小区无物业管理、基础设施破旧、公共服务投入不足等现状,新港西路231号微改造项目于2022年4月立项,大江冲19号、21号小区就在此次微改造范围以内,也终于迎来了蝶变契机。
记者了解到,大江冲19号、21号以及附近的“231大院”都属于老龄化社区,辖内小区建筑墙体破损,基础设施老旧,属于没有物业管理、没有物业维修资金,没有业主委员会的“三无”社区,社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占了绝大多数。得知片区微改造要启动时,老街坊们都欢呼雀跃。
近日记者来到该小区看到,经过长达一年的“精雕细琢”,如今该小区外墙已经统一为嫩黄色,小区内所有的防盗网也已统一更换为崭新的不锈钢防盗网,看起来整洁美观。
记者仔仔细细地观察发现,该小区如今大门、路面、围墙焕然一新,老旧楼道也粉刷一新;雨污管网改造完成,居民再也没雨天积水的烦恼;新增的电瓶车集中充电棚内,车辆有序停放,可同时满足20辆车充电;人居环境大幅改善,居民的认同感以及归属感不断的提高。目前,该小区正在进行围院管理施工,预计下个月就可实现围院管理。
对于大江冲19号、21号楼的街坊们来说,小区不仅外表变靓了,那些“看不见的改变”更让他们舒心。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小区排污系统的改造升级。
居住在该小区一楼的陈叔回忆,以往由于小区不进行雨污分流改造,每年到了雨季,雨水夹杂着粪水顺着排污外管和楼梯往下流。几乎每年夏天,该小区都会遭遇粪水倒灌的现象。“像去年夏天,因为排污管破损,小区遭遇粪水倒灌长达一星期。楼道里又臭又污浊,楼上的邻居们只好在地上垫了砖头,踩着砖头下楼。”
据项目工作人员介绍,此次微改造项目严格遵循《广州市老旧小区微改造内容及标准》,在基础设施更新层面着力颇多,例如对小区地下排水管网予以更新,并清疏化粪池等。“过去住户家里的污水和粪水排污管用的是瓦管,很多瓦管都已经破碎,完全不可以使用,并且已经严重淤堵,下雨天的时候粪水经常流到一楼。这次,我们一次性帮助居民解决了这一难题。”同时,微改造还对小区照明设施加以升级,增置路灯与楼道灯,有效提升夜间照明效果。此外,改造还包括增设长椅、休息亭、花坛等适老设施,修缮围墙,铺装破损路面,修缮拓宽小区道路,调整小区绿化布局,增设小区监控系统,修复消防应急通道,改造小区公共空间以及小区大门等。
其中,在公共空间优化方面,微改造项目小组还协同区自来水公司、三线管线公司开展小区供水系统改善与三线下地工作,这些“看不见的改变”也使小区整体品质形象得以显著提升。
“我在这里住了差不多40年,从没想到过小区能变得如此漂亮,住得越来越舒心了。”住户梁阿姨和记者说。
住在大江冲21号6楼的陈伯告诉记者,自己最高兴的还是困扰多年的用水问题解决了。长期以来,由于大江冲19号、21号楼居住的大多是老人,没人牵头对小区用水做改造升级,水压低、用水难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。
陈伯和记者说,由于附近几个小区都是老旧小区,尽管自来水企业来提供的是符合规范的水压,但以前的供水管网比较细,时间长了也有淤堵,该片区居民每天到了用水高峰期就可能面临水压变小甚至停水,比如晚上做饭和洗澡的时候水流都非常小。“尤其到了夏天,晚上家中一旦停水真的太不方便了。”陈伯说,为避免晚上停水,很多居民家中都备着几个大水桶,白天水压正常时先储水,到了晚上停水后就用备用水来做饭和洗澡。
从去年开始,伴随着大江冲19号、21号小区的改造升级,该小区供水设施改造也被提上日程,街道微改造项目小组和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密切沟通,对该小区进行了二次供水设施改造,在小区1楼安装了储备水箱。“现在,小区水压上来了,即便我们住在顶楼也有水用,过去每天总担心停水,现在总算有了安全感。”一位住户说。
对于大江冲19号、21号小区微改造赢得的交口称赞,赤岗街道微改造项目工作人员表示,这离不开各方历时两年多的“精雕细琢”。“其实一开始小区居民之间也有不同诉求,大家对微改造的成果并不抱太多期待,但最后的效果的确让人感到惊喜。”
据介绍,此次微改造的第一条经验就是“规划先行”。在改造进程中,街道依照微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流程,聘请有丰富城市规划建设经验的城建规划设计院去参加了,最终依据微改造初衷完善片区功能需求,塑造出如今既整洁大气又风格统一的社区风貌。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,从基础设施、居住环境、安全风险隐患等多方面实施改造提升,涵盖道路修缮、管网改造、绿化升级、停车位规划、外立面翻新、适老化与无障碍设施增设等,全方位改善小区居住条件。”
第二条经验则是发动居民参与,让居民成为小区改造的主体。构建沟通协商机制,借助居民会议、座谈会、现场调研、走访、问卷调查等多元形式广泛征集居民意见与建议,使居民深度参与项目建设规划与决策进程,其间针对分歧矛盾则采用分解法,细化矛盾点逐一化解,确保改造方案贴近民生、契合居民需求,多倾听改造过程中的声音,最大限度让微改造为广大民众带来幸福感。“我们全力动员居民参与微改造项目,在建设初期针对‘三无’管理小区,协调有担当的居民代表组建临时管理小组,助力微改造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项协调事务。此外,及时公示改造信息,通过公示栏、微信群等途径,实时公布改造进展与计划,增强改造工作透明度以及居民的参与感与监督力。”
赤岗街道大江涌社区居委会主任符雪梅和记者说,社区居民对微改造的支持,是微改造项目小组全体人员用耐心“磨”出来的。这次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,街道、社区、小区热心居民代表等多次召开“街坊茶话会”恳谈,听取居民心声。微改造小组还依据居民意见修订实施方案,比如针对改造后可能对晾晒衣物、房屋隐私等造成的不利影响,通过优化建筑外观装饰布局、增设雨棚、利用绿植遮挡等方式予以妥善解决。
随着微改造过程中街坊们一件件烦心事被化解,该小区的公共环境越来越美,人居环境逐步提升。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,除了新港西路231号微改造项目外,赤岗街道其他社区微改造项目也正在稳步推进中。
赤岗街道办工作人员介绍,近年来,赤岗街按照让群众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实惠标准扎实开展民生实事。一系列民生“微实事”极大提升了居民幸福感。街坊们如果对社区内的公共基础设施有改造、提升意愿,可向社区居委会提出项目申请,街道将对这些申请进行可行性评估。